低溫來襲,尤其是每天的這個時候,特別容易中風、猝死,請將室內溫度保持在23℃

發佈日期:2024-12-28
閱讀全文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2024年12月28日 上午8:23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而這個現象特別好發於清晨,主因為人體準備醒來,與醒前睡眠轉換期間的交感神經活性變化劇烈有關,所以,人體在清晨血壓會突然攀升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稱之為「晨間血壓驟升」,但當血壓驟升得過高時,反而會危及人體的健康。

 

國內一項研究指出,如果醒前房間的溫度在低溫16℃,血壓驟升的情況會較為劇烈,反之則較為平穩,早上醒前臥室的溫度若能保持在23℃左右,早上起床後血壓就不會大幅的升高。

 

環境低溫對清晨血壓的影響

台灣睡眠醫學會日前發表「環境低溫及睡眠後期自主神經功能於晨間血壓驟升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結果,研究者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楊靜修、郭博昭及研究生洪千慧表示,目前已經知道血壓受到自律神經的調節影響,而自律神經在不同睡眠階段,其活性表現也有所不同,為了想更進一步探究晚上睡覺時環境低溫對清晨時血壓的影響,於是進行了這個研究。

 

這個研究共收錄10位年齡介於20-30歲的成年男性受試者,受試者必須血壓正常,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介於18-24之間,並無使用任何藥物、沒有喝酒及抽菸的習慣,且身體沒有任何的內、外科疾病。

 

23℃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環境溫度

10位受試者都須接受低溫16℃及環境溫度23℃兩種環境溫度情境測試,為何會選擇低溫16℃及環境溫度23℃?主要為台灣近3年冬季平均溫度在16℃,可模擬台灣冬天的低溫環境;至於23℃,則是經過測試,23℃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環境溫度。

 

實驗期間以陽明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所開發的自動血壓監測儀及微型多頻道生理記錄儀(TDI)記錄24小時的血壓訊號、腦波圖(EEG)、心電圖(ECG)及溫度,最後再將腦波圖及心電圖訊號用於睡眠判讀及心率變異性(即自律神經功能)的分析。

 

環境低溫會影響睡眠結構

研究結果發現,在每位受試者睡眠後期,確實有血壓驟升的現象,比較16℃及23℃兩種溫度情境的差異,發現在16℃的低溫情境中,晨間血壓驟升的程度明顯較大,其在統計上不僅達顯著差異,兩者環境溫度的血壓甚至可以相差約10mmHg。

 

不僅在血壓上表現不同,環境溫度不同,血壓出現驟升的時間點也不同,在23℃的環境溫度中,血壓會在轉醒時出現驟升,但若是在16℃低溫環境下,血壓則是在進入最後一個夢境即驟升,之後在轉醒時又再驟升一次。

 

除了血壓的變化之外,研究也同時發現睡眠時的環境低溫,也會影響睡眠結構,在16℃低溫環境下,睡眠期間的快速動眼期 (即泛指的作夢期)間距增長,且作夢的次數也會減少。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示警「這3個字」說不清楚恐是腦中風! 做到6件事有機會逆轉
·突出現「6症狀」恐是小中風徵兆!頭暈、耳鳴注意 醫曝: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正常